交换夫妇2中文字幕,真人作爱试看120秒,免费观看高清大片的播放器,亚洲七七久久桃花影院

食品伙伴網(wǎng)服務號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生產(chǎn)技術 » 種植技術 » 病蟲害.農藥 » 正文

注意防治萵苣菌核病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13-11-07
核心提示:隨著春季氣溫逐漸回升,萵苣菌核病開始發(fā)生,菜農應注意防治。
    隨著春季氣溫逐漸回升,萵苣菌核病開始發(fā)生,菜農應注意防治。

萵苣菌核病多從莖基部發(fā)病,開始形成褐色水浸狀病斑,逐漸上向莖部,下向根部擴展,病部組織腐爛。在潮濕條件下,表面長白絮狀菌絲,并長黑色鼠糞狀菌核,病株上部很快萎蔫枯死。一定要早發(fā)現(xiàn),早治療。

本病屬真菌性病害,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里越冬。春季條件適宜時,菌核萌發(fā)產(chǎn)生孢子囊和囊孢子,經(jīng)風雨傳播,從植株衰老的部位侵入。田間再侵染主要由菌絲接觸感染,擴大蔓延。田間發(fā)病最適溫度20℃左右,相對濕度80%以上。因此,低溫潮濕、植株密度過大等,都有利于本病發(fā)生。

防治方法:

1.農業(yè)防治。深中耕使菌核埋入10厘米以下土中。合理施用氮肥,增施磷鉀肥。覆膜栽培,帶土定植。選用抗病品種,如紅葉萵苣、紅皮圓葉等。清除病株病葉時,要把病株病葉帶出田外,減少菌源,減輕為害。

2.藥劑防治。成株期可用40%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,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,或50%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,或50%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,或50%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等,7~10天 噴1次,連噴3~4次。為防止抗藥性的產(chǎn)生,應交替用藥。

編輯:foodqa

 
分享:
關鍵詞: 注意 防治 萵苣 菌核病
[ 網(wǎng)刊訂閱 ]  [ 生產(chǎn)技術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 [ 返回頂部 ]
 

 
 
推薦生產(chǎn)技術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0.014 second(s), 16 queries, Memory 0.91 M